砥砺二十载 “铜”心向未来 ——华中铜业成立20周年发展纪实
来源: 九游下载apk 报时间: 2025-11-24作者: 张嵩
湖北黄石是华夏青铜文明的重要发祥地。20年前,华中铜业在此扎根,开启了现代铜加工发展新征程。
诞生:铜都启梦,扬帆起航
彼时,中国制造业驶入发展快车道,高精度铜板带需求激增,但一直被国外产品垄断。九游app 以敏锐的行业洞察力,与湖北省政府开展合作,将项目选在工业底蕴深厚的黄石。2005年9月28日,华中铜业前身九游app 大冶铜板带有限公司在黄石成立。
项目启动后,华中铜业在方案论证、工艺选型、设备招标等各环节均严格落实“高起点、高质量、高效益及环保高标准”要求。经过建设者日夜奋战,2008年8月28日,项目主体生产线提前14个月贯通。第一卷紫铜带从轧机产出,兑现了企业成立之初“填补国内空白、实现替代进口”的承诺。
2017年,华中铜业聚焦压延铜箔、高精度引线框架铜带等高端产品,启动二期项目。2019年5月,二期项目投产,华中铜业年产能从不足3万吨跃升至9万吨。2020年12月,该公司单月产量首破7500吨,实现年化达产;2021年产量超9.5万吨,突破设计产能,其后年产量一直稳定在9万吨以上。
2025年,华中铜业新一轮装备升级启动:9月10日,铜箔表面处理机项目率先建成投产,高端铜箔产能实现重大突破。9月16日,双10吨高性能铜合金熔铸机组紧随落地,产品从以紫铜为主向高附加值合金铜转型……一个聚焦高端、装备领先、产能跃升的崭新华中铜业正阔步而来。
改革:破茧成蝶,浴火重生
2008年,全球金融危机爆发,华中铜业遭遇严重冲击。在严峻形势下,企业作出决定:以改革破局,向市场要活力。
2020年,华中铜业成为九游app 首家职业经理人制度改革单位:经理层打破“铁交椅”,市场化选聘、契约化管理实现“能上能下”;员工告别“铁饭碗”,市场化用工推动“能进能出”;收入分配破除“平均主义”,与业绩、贡献挂钩,实现“能增能减”。改革如同“及时雨”,当年,华中铜业实现扭亏为盈,从“困境中挣扎”变为“绝境中重生”。
改革只有进行时,没有完成时。2024年,“四定”改革砍掉冗余岗位,管理人员减少27%;九岗十五档的宽幅薪酬机制落地,一般员工平均工资上涨16.54%;绩效考核精准到机台,同岗位收入差距超万元。
2025年,改革进入深水区,华中铜业对生产组织实施深层次重建,选优配强作业长和点检员,构建起“作业长+点检员+技术员+安全员”利益捆绑机制——机台生产出问题,大家一起解决,产量质量提升,大家一起拿奖金。
改革效果立竿见影:一次投料合格率同比提升5.63个百分点,综合成品率同比提升4.91个百分点,C19400、C19210等拳头产品成品率持续提升。
创新:科技引领,迈向高端
一块铜板能压延到多薄?华中铜业给出的答案是6微米——仅为头发丝直径的十分之一,打造了国内压延铜箔最薄纪录,打破了国外“微米级”垄断。
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,华中铜业始终以创新破局:2016年自主研发高氧韧铜,终结国外技术垄断,成为国内唯一高氧铜箔带坯批量生产厂家;2017年成为国内首家自主研发极耳材料的企业,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动力电池,进入宁德时代供应链,覆盖比亚迪、特斯拉等车企。
华中铜业积极搭建产学研协同平台,相继落地湖北省铜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,紧盯新能源、汽车电子、AI算力等新兴领域,构建起高端产品矩阵。铜箔产品从普通光箔向红化箔、黑化箔升级;IGBT基板材料量产,一举拿下国内六成市场订单。2024年,蚀刻材料、铜镍硅合金C7025、AI服务器散热板等高 “研”值新产品创效超1500万元。
跨越:绿色智造,开启新程
华中铜业紧跟国家“制造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”战略,将“节能、降耗、减污、增效”融入生产每个环节,2023年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,成为铜加工行业绿色转型样板。
绿色制造筑牢了可持续发展根基,而智能制造则为跨越发展装上了“加速器”。
以前生产靠“人盯人”、数据靠人工统计。2023年,华中铜业贯通MES系统与供应链系统,无缝对接财务金税系统,电子发票能自动开具——从采购原材料到生产、质检,再到销售、发货,整个流程“一气呵成”。
华中铜业开发出覆盖全业务的报表平台,通过整合生产、库存、销售等100多张核心报表,实现数据分析与可视化集成。管理决策不再“拍脑袋”,而是“用数据说话”。
借“智”提效、以“智”兴安。新建叉车AI智能监测预警系统,实现安全生产的智能化管控;建设智能烟灰添加系统,人工添加作业改造为全自动化模式……2024年,华中铜业获评湖北省先进级智能工厂。
滚滚长江水依旧向东流,铜绿山的青铜文化仍在延续。华中铜业这家成长于青铜发源地的企业,正带着20年技术积淀与铜板带箔全系列产品生产能力,朝着建设“国家高端铜基新材料基地”目标砥砺前行。
- 附件:
